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河南教综必刷《3000题》参考答案:微观教育实践之德育

http://henan.hteacher.net 2018-03-13 17:12 河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点击:河南招教教综必刷《3000》题答案汇总

   第二章 德育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2.答案:C

  解析: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3.答案:D

  解析: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人认为,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4.答案:B

  解析:德育过程中的矛盾至少有三个层次,按顺序依次为: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影响的矛盾,德育过程内部的矛盾,德育过程中主体间的矛盾。

  5.答案:C

  解析:根据《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暂行条例》,题干中表述的为服务育人。

  6.答案:D

  解析:“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体现的疏导性原则;“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

  的是纪律约束;故而选D。

  7.答案:D

  解析:德育的实施顺序可以从知、情、意、行的任一个环节开始,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哪个环节薄弱,就以哪个环节为重点。

  8.答案:B

  解析:略。

  9.答案:A

  解析: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其中,道德认知是基础,但并非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就一定会产生道德行为。

  10.答案:D

  解析:教学,活动,教师榜样,自我教育与管理都是各种教育活动,是多种方面的教育影响。

  11.答案:B

  解析:题干中是疏导原则的定义。

  12.答案:B

  解析:反复抓指品德培养要长期坚持,抓反复指学生品德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总是曲折反复的发展,会有退步。所以根据德育规律中的长期和反复性规律符合题中叙述。

  13.答案:A

  解析: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即摆事实讲道理。

  14.答案:B

  解析:初中是人生观的开始,初二是学生两极分化的时期。

  15.答案:C

  解析:题旨中的小王已经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过错,但是不能很好的依据道德认识来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即道德意志不强,因此老师应该因此对小王的教育应该从培养其克服困难、抵制诱惑力的能力入手。

  16.答案:D

  解析:德育课程作为一种道德学习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在于体悟性与育德性。

  17.答案:C

  解析:正确的原则必然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

  18.答案:B

  解析: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题干中由于几个动物力量不统一导致车子一动不动的情景正是违背了一致性与连续性原则。

  19.答案:C

  解析: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包括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20.答案:A

  解析:德育课程分三类:学科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德育隐性课程。学科性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传授道德与社会性知识、传递道德价值、培养品德实践力为首要和核心目标的正规课程,如思想品德、社会、公民等。德育隐性课:是教育情境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加以呈现,对学习者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产生潜在影响的德育课程。

  21.答案:B

  解析:价值澄清模式是避免观点说教并促使人们在确定较直观方面使用有道理的推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而体谅模式更强调学生的感受和学会关心

  22.答案:C

  解析: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人们将采取的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道德意志就是意志在道德行为活动中的运用,题中该学生的道德意志需要提高。

  23.答案:D

  解析:苏霍姆林斯基是理想激励法的典型代表人物,提出道德理想的形成和激励过程为“思想生活”过程。

  24.答案:D

  解析: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

  25.答案:B

  解析: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小学德育促进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可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26.答案:A

  解析: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7.答案:C

  解析:理想是人们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生活目的和奋斗目标,学校对学生进行包括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教育属于理想教育。

  28.答案:A

  解析: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9.答案:B

  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30.答案:B

  解析:题干为德育的概念。

  31.答案:A

  解析:本题体现的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法,这是指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32.答案:D

  解析: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 。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德育模式主要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平行教育影响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故本题选D。

  33.答案:C

  解析:通过道德教育,学生基本上都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但要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要求并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就需要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激发。学生只有对某一认识产生情感,具有强烈的爱憎、好恶,才会对这一道德认识或追求,或舍弃;如果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在行为上就不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映。我们经常在公交车上看到青年人不给老年人让座的现象,就是因为青年人的情感冷漠,缺乏积极的道德情感。

  34.答案:D

  解析:本句话的意思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不难看出,本题应该选择实际锻炼法。

  35.答案:D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36.答案:B

  解析:榜样教育法,是借助于影视,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形象,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的一种德育方法。事实上,榜样教育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

  37.答案:A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这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38.答案:C

  解析:角色扮演法对于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39.答案:C

  解析:指导自我教育法,即在班主任的激发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自觉进行行为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40.答案:C

  解析: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41.答案:B

  解析:体谅模式由英国的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费尔首创。体谅模式认为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认为教育即学会关心。

  42.答案:B

  解析:克己内省是孔子提出的重要的道德思想,经后世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的发展。是指严格要求、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西汉董仲舒作了发挥:“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 意思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43.答案:D

  解析:A属于说服法,B属于口头评价法,C属于陶冶法,D榜样示范法。

  44.答案:B

  解析:孩子是家庭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长要处处关爱、事事包办,这是错误的。

  45.答案:A

  解析: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提高品德认识。

  46.答案:A

  解析:中小学德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

  47.答案:A

  解析: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可以分为两类:(1)语言文字说服。如讲解、报告、谈话、辩论、指导阅读等;(2)事实说服。如参观、访问、调查。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用具体生动、具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提高说服的效果。

  48.答案:C

  解析:学生道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共同发展的结果。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学生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发展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推动。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题干中学生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正是缺乏道德意志的自制力。

  49.答案:B

  解析:一般情况下,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有三点: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选择德育内容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50.答案:A

  解析:“六艺”教育中的“礼”指的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

  51.答案:B

  解析: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2.答案:B

  解析: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要素构成,其中受教育者既是受教育的客体,又是道德实践的主体,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内在因素。

  53.答案:B

  解析: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54.答案:C

  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55.答案:B

  解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56.答案:C

  解析: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57.答案:B

  解析: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德育工作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要同共产主义目标相联系。

  58.答案:B

  解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既要看他当前的言行,又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当前的言行,还要看他的实际用心和目的是什么。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孔子很早就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59.答案:A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题干中所描述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60.答案:D

  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61.答案:C

  解析:题干的描述出自赫尔巴特,体现了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62.答案:D

  解析: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63.答案:B

  解析:“知之深”即是体现了道德认识,“爱之切”即是体现了道德情感。题干中的这句话就体现了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的基础。

  64.答案:D

  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锻炼的方式主要是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E

  解析:思想品德课不是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2.答案:ABC

  解析:道德行为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

  要标志。

  3.答案:ABCDE

  解析: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1)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特征 ,它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它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德育内容总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不同国家社会性质、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而各显特色。

  4.答案:ABD

  解析:学校德育的功能可以概括地表述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三个方面。

  5.答案:ABCDE

  解析:我国中小学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6.答案:ABC

  解析:我国中小学德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A项“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属于道德教育,B项“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包含了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C项“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属于思想教育,D项“提高人的智慧水平的教育” 和E项“注重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 则属于智育的内容。

  7.答案:ABCD

  解析: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8.答案:ABCDE

  解析:我国学校德育的途径包括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和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9.答案:ABE

  解析:贯彻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10.答案:ABCD

  解析:运用说服教育法的要求:①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11.答案:ABCD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12.答案:ACD

  解析:说服教育法又叫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的方式: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如讲解、报告、谈话、讨论、辩论、读书指导等;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理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

  13.答案:ABDE

  解析:麦克费尔的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的特征表现为:(1)坚持性善论;(2)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3)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4)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三、判断题

  1.答案:错误

  解析:政治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所持的立场。就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方向、立场、态度这些根本问题。思想教育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

  2.答案:错误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

  3.答案:错误

  解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视具体情况,具有多种开端。

  4.答案:正确

  解析:该话出自马卡连柯,体现德育当中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答案:错误

  解析: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属于外在教育过程,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内在品德发展的过程,教育过程不等于发展过程,它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6.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的规律。

  7.答案:错误

  解析:在对学生运用奖励时,教师要注意将精神性奖励与物质性奖励结合起来。口头表扬属于精神性奖励的一种形式。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精神奖励,哪怕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扬等都会让学生获得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但在运用精神性奖励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物质性奖励,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物质性的奖励,比如奖状、荣誉证书等由于直观、可感知,容易使学生体验到收到奖励的愉悦感。同时,教师在进行物质性奖励时也要拿捏得当,防止学生学习动机的物质化倾向。

  8.答案:错误

  解析:这是因为青少年学生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可塑性极强的特点;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个多层次的培养过程;此外,学生所处的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所以,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9.答案:正确

  解析:德育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德育的社会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的客观作用,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个体发展能产生实际影响,包括生存性功能、发展性功能以及享用性功能。

  10.答案:错误

  解析: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的过程。

  11.答案:错误

  解析:孔子提出的“力行而近乎仁”这一观点,体现了知行统一原则。

  12.答案:正确

  解析: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13.答案:正确

  解析: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系统的主导力量。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14.答案:正确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陶冶教育法的概念。

  15.答案:错误

  解析: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享用性功能。

  16.答案:错误

  解析:体谅模式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17.答案:错误

  解析: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18.答案:正确

  解析: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

  19.答案:错误

  解析: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0.答案:错误

  解析:初中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河南分校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河南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河南教综必刷《3000题》参考答案:普通心理学之社河南教综必刷《3000题》参考答案:微观教育实践之河南教综必刷《3000题》参考答案:宏观教育学之教2009-2017年河南省特岗考试试题解析2017河南招教考试教综必刷2300题参考答案及解2017河南招教考试教综必刷2300题参考答案及解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